理念
潮間 共生 2017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從母親之島出發,與世界相遇
潮間帶是潮起潮落間露出的岸頭,這一塊既屬於海洋也歸類陸地之處,擁有最最豐富的自然生態,台灣東海岸,正像是潮間帶。
出了花蓮市向南延伸至台東市之間,倚著海岸山脈,面向太平洋,168公里長的狹狀土地上,曾經歷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記錄下台灣島上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生活遺跡;隨著時序更迭,原住民深耕、漢人進駐,和近年來自不同國籍的移居,山與海的交會之處,蘊生了深刻的海洋生活文化,豐藏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多元而緊密的共生關係。
潮間 共生,2017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向母親之島致敬,循著海水波濤向前推進,讓東海岸與世界相遇。
活動
駐地藝術家與作品
月光海音樂會
2017的月光海音樂會,除了創藝市集展現在地的生活美學、「找味道」美食競賽傳遞野食美味,更邀請代言人舒米恩,還有在地知名表演團體Amis旮亙樂團、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南王姊妹花、極具潛力的Boxing樂團、來自山林的靈魂聲音林廣財、桑梅娟、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各在「大地之歌-大地的祝福、大地的脈動」、「我們的歌-聲浪發芽、山海藍調」、「漫遊之歌-相聚一團火、離散滿天星」三個主題的晚會裡詮釋樂曲,還特別規劃了草地素人舞台,讓旅人不只當臺下聽眾,要一起用歌聲作為禮物遇見世界。
回顧音樂會開放藝術工作室
在台十一海線邊,今年共有七個開放工作室與旅人互動,特別的藝術拍賣市集、東海岸農夫市集、時器市集還有各樣手作體驗,讓在地風尚成為旅途間的深刻印象。
- 「留.動.畫.室」王郁雯用動畫紀錄時間軌跡;
- 「94雜貨舖」邱垂達用海廢反思人類行為;
- 「哈匿陶藝工作室」阿琺思創作阿美陶藝;
- 「台拾壹藝術工作室」高敏書結合音樂與市集;
- 「海角工作室」廖千惠以生活旅人空間為主題;
- 「那ㄜ哩岸木雕工作室/海浪Café」邀請木雕藝術家了嘎.里外及台北花藝設計師暨油畫家王年豐聯展;
- 來自台北迪化街「madL文化空間」邱子芳帶著當代工藝與東海岸在地迸發新意。
東海岸攝錄影比賽
關於東海岸的那些人,那些事,還有風情萬種的樣態,期待能夠在鏡頭下仔細地記錄,於是,2017年特別舉辦了平面攝影及動態影片比賽,邀請每一張投注情感在東海岸的照片、每一支濃縮了東海岸美好的影片,一起參與比賽,讓更多人看見迷人東海岸。
大地藝術旅遊護照
東海岸的遊程與交通,總是旅人最重視的課題之一,「大地藝術旅遊護照」便是因應而生,除了遊程建議與近期活動整合外,更搭配了超值的交通票券,解決地點較偏遠的問題,還結盟了在地店家提供專屬折扣,吃喝玩樂一本在手,廣受好評。
學術研討會
有感於近年東部各樣的在地藝術活動林生,也正代表對土地人文的省思逐步萌芽,卻不曾有個平台,能夠集結各方意見,並思考未來發展的永續可能,因此希望透過研討會的模式,從更為廣泛的角度與觀點來思索、交流,討論台灣的「大地藝術節」現象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