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定位點
主要內容區塊

成廣澳文化地景

更新日期:2025-05-06
人氣
1665
      臺11線106K處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為日治時期東海岸第一家且規模最大的商號「廣恆發商號」遺址。隨著戰後舊商號建築逐漸荒廢、破壞,如今雖僅存巴洛克式的三拱式牌樓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但仍不難想像當時的氣派模樣。
      玩賞攻略
      • 造訪過去東海岸最繁華的商號
      • 最方便造訪的古蹟園區之一
      • 邊看古蹟邊看海,感受海風與歷史氣息
      景點特色
      • 巴洛克式三拱式牌樓
        巴洛克式三拱式牌樓
        牌樓上依稀可見廣恆發字樣,原為橫跨三間店面的大牌樓,目前僅剩南側牌樓保留於原地。
      • 成廣澳天后宮
        成廣澳天后宮
        從成廣澳文化地景步行約2分鐘,擁有超過150年的歷史,為臺東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
      詳細介紹
      臺東縣成功鎮臺11線的一旁,矗立著一面美麗卻又殘破的牆面,這裡是成廣澳文化地景,也是百年前東海岸第一家商號「廣恆發商號」的遺址。

      LM120245_調整大小
      成廣澳文化地景主要包含兩部分,分別為巴洛克式的三拱式牌樓,以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儘管現在只剩斷垣殘壁,仍不難想像當時的氣派。

      成廣澳又名蟳廣澳,現在又稱小港,自清代起便是西海岸經山路往來東海岸的重要節點之一,而日治初期,來自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溫泰坤更利用當地天然海港的優勢成立廣恆發商號,將西部物資經由海路直接運來東部,迅速地的成為東海岸規模最大的商號。

      LM120317_調整大小
      隨著戰後溫家後代開始向外發展,舊商號建築逐漸荒廢,而在1996年的東部海岸公路拓寬工程中,北側牌樓更是遭到破壞,最終僅留下原建物的三分之一隱沒在荒煙蔓草之中。

      伴隨著2004年被列為臺東縣政府歷史建築、2009年以成廣澳文化地景的名義重新整建,讓這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且見證了東臺灣拓墾史的廣恆發商號,在經過數十年的時光後得以重見天日。
       
      點位資訊
      電話
      /
      089-841520
      開放時間
      /
      全天候開放
      停車資訊
      路邊停車,並請留意勿隨意停放車輛
      旅遊叮嚀
      歷史建築請勿任意觸摸、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