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藝術家駐地創作徵件
更新:2025-03-24
分類:
512

活動內容
一、藝術節簡介與本屆創作主題
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東管處)於115年辦理第12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駐地藝術創作,將公開徵件2名藝術家進行駐地創作,於東海岸創作與東海岸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或空間美學結合的作品。透過藝術家的觀察與創造,以嶄新的視角,重新閱讀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內在的力量。因此異地「駐地創作」是如此被藝術家和地方所需要,如今世界各地官方、民間的各式各樣的「駐村空間」與「駐村計畫」多如繁星,而為藝術節量身打造之「114-115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駐地創作」方案,簡述如下:
主題:《身即海洋We Are The Ocean》- 115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如果你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具體而微的海洋,我不會認為那只是詩人浪漫情緒的隱喻,因為我們體內確實存著具體而微的海洋。
…………………………………………………………………………………………….吳明益
我們的汗淚是鹹水,所以懂得海洋真的是在我們血液之中。
………………………………………………………特蕾西亞•特艾瓦(Teresia Teaiwa)
漫步在臺灣島嶼東海岸,望向每一天日出和月昇的東方,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海洋,綿延數百公里狹長的海岸線上,乍看都差不多的海景其實時刻千變萬化,譬如因為海床地形、海中生物、洋流變化、陽光雲彩折射而層層疊疊、深淺層次絕不重複的海藍;譬如億萬年來一道一道永不止息的潮浪,拍擊礁岩海岸的吟唱和姿態也都不一樣……。旅人的海、農漁人的海、詩人的海、浪人的海、修行者的海……當每一個人凝視著同一片海洋,折映出的自己也不一樣,然而人們似乎總在人生遭遇困頓、渴望冒險、或僅只是想要停下腳步放空時,便不由自主凝望或趨近海洋,尋找生命平衡流動的力量。或許是因為,海洋是這個藍色星球萬物生命的起源,也是最後的依歸,海洋存載著地球生成數十億年來無數生物演化的集體記憶,我們的汗水、淚水和血液都和海水一樣是鹹的,甚至血液裡鈉、鉀、鈣等礦物質離子的含量
比例也跟海水幾乎一樣,可以說每一個人身體都是一座小小的海洋,海洋的記憶也存載於我們的基因,流動於我們的血液之中。
對世代生存在東海岸的阿美族人來說,海洋是維繫身體與文明存續的冰箱,也是口傳創世神話中祖先的故鄉~一對因海嘯從海上漂流到這個島嶼東岸的兄妹繁衍出壯盛豐饒的文明,海洋正是這個族群文化的根源之處。
都蘭的阿美族人並非視海洋本身為一種單純空間存在,而是一種生命形式,且是由海神與人共同交纏的存在。
……………………………………………………………………………………………..蔡政良
在阿美族人的視界裡,海洋不是被觀賞的、被排放垃圾的、被征服的或被遺忘的物質空間,而是提供一切身體心靈養分的活生生的存在,既慷慨給予也能襲捲洗滌,日常的勞動與祭典儀式的實踐,都是為了維持人與海洋生態的平衡關係,人才能在無盡變動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而「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這個當代的環境與文化展演節慶,亦試圖透過年復一年的文化儀式的對話與實踐,持續探索我們在長長久久的陸地文明生活中逐漸遺忘的海洋記憶,找回人、島嶼和海洋本為一體的關係。
二、駐地相關規則:
- 115年駐地創作採部分徵件制,預計徵選1名國外藝術家、1名國內藝術家。為讓藝術家有充分時間進入東海岸的生活氛圍,為創作醞釀準備,將在114年中便完成115的駐地藝術家徵選,並要求獲選藝術家需盡量參與114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相關活動,如月光海音樂會、藝術家論壇…等。
- 為促進藝術節駐地創作與東海岸在地人文自然之緊密連結,特別鼓勵藝術家提出與創作基地之社群生活合作的創作計畫。
- 生活在台灣東海岸感受特別強烈的氣候變遷、魚源枯竭與海洋廢棄物暴增等現實狀況,特別鼓勵藝術家提出具有在地性觀察之相關議題和媒材翻轉的創作提案,幾級天然素材,以回應全球環境劇烈變化。
- 實際駐地創作至少30天,作品須於115年6月1日前完成。
- 創作酬勞、工具、自主交通、材料等費用共新臺幣50萬元整。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二)承辦單位:台東曙光藝術村
四、報名資格與報名方式
本次將徵件不限國籍之個人或團隊,特別鼓勵熟悉台灣東海岸自然環境與人文脈絡,並擅長使用自然素材的藝術家。
(一)報名繳交內容:
- 報名表。
- 相關作品(含圖文說明)及個人履歷。
- 駐村計畫書(含作品理念、設計尺寸、材料工法、執行方式及進度;設計圖說必須包含作品與設置基地合成圖,可用3D模擬圖、手繪圖、模型等方式呈現)。
- 經費計畫(含設計費、創作費、人事費、材料費、工具、作品運送、食宿等,上限新臺幣50萬元整含稅)。
- 以上資料請裝訂為一式8份,並檢附文件相關資料以電子檔Email至landart.east@gmail.com,務必注意兩者均須於收件截止日與時間前完成。
(二)繳交方式:
- 以專人遞送、掛號郵寄均可。114年6月2日17時,截止收件,逾時恕不受理。(以送達時間收件戳章為憑,請務必注意是否在期限內送達)。
- 送件地址: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簡妙伊 收(請註明「2026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駐地創作報名資料」)。地址:96144台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25號。電話:(089)841520#1308
報名簡章請由此下載>>點擊下載<<
五、設置地點
完成之作品將設置於 1.東河橋遊憩區、2.成功海濱公園、3.貓公部落、5.花蓮遊客中心等…東管處轄區內擇一,主辦單位保留創作藝術空間調整之權利。
六、評選辦法
- 評選委員將由熟悉東海岸藝術、自然環境脈絡之專家學者及主辦單位共同組成。
- 評選比重:作品與環境融合度30%、作品獨創性30%、活動主題契合度20%、執行可行性20%。
- 入選名單將於評選後公布。
- 公佈入選名單後,將立即進行簽約、駐村創作等後續事宜。
七、藝術家權利與義務說明
- 作品最終執行及設置的地點由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與藝術家作充分協商後確定。
- 創作基地、作品設置於部落內之作品,藝術家須配合策展單位於創作前舉辦「藝術進駐部落說明會」,與在地居民進行溝通、合作。
- 參加駐村創作之藝術家助手,由藝術家自行邀請協助創作。所有人員含藝術家本人之食宿及保險稅金自理。
- 個人創作工具由藝術家自行準備,現場創作使用之工作棚由承辦單位提供。
- 每一件作品含設計費、創作費、人事費、材料費、工具、作品運送、食宿等上限新臺幣50萬元整。
- 個人因素未能完成者、或與所提計畫差異太大,由主辦及承辦單位審定,將取消資格並追回藝術品製作費及創作活動所需之相關費用。
- 藝術家必須配合參與主辦單位之「藝術創作論壇」、「藝術創作理念推廣會」、「藝術節開幕活動」等相關活動,並協助相關行銷宣傳活動。
- 受邀之藝術家,與承辦單位簽訂駐地創作營契約一式二份。
- 藝術家須配合藝術節全國記者會、影片拍攝與開幕活動等各項行銷宣傳。
- 藝術家須依事先談定之規劃方案執行駐地創作,創作期45天,藝術家在現地須至少30天。
- 承辦單位將與獲選藝術家預先討論,擇定1-2件作品於創作期間開放「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藝術志工培訓」之學員參與協助,參與方式、時間則由承辦單位與藝術家共同協商決定。
- 承辦單位支付藝術家創作期間之製作費,國內藝術家(含已領有台灣居留證已居留台灣者)交通住宿自理。而國際藝術家之交通住宿和口譯人員則由承辦單位安排處理。
- 作品歸屬:創作者擁有著作人格權,完成作品必須在規定地點展出至少180天,作品之所有權,歸東管處所有,展後得由東管處認定作品之存留或拆遷。承辦單位擁有使用該作品之影像及發表之權利,包括研究、攝影、複製、授權開發相關產品、出版、宣傳、推廣等權力。
- 創作期間若遇颱風,藝術家必須有因應措施,暫停工作或全部搬離現場。展出期間若遇不可抗拒之天災或人為破壞,藝術家應事先做好防護措施或事後補救。簽約時需簽訂保固期限,並預扣保固金,以總創作費百分之五計算,保固期限自作品完成日起180日止。保固查驗通過後,退還保固金。
八、聯絡我們
請以email:landart.east@gmail.com聯繫,寫下您的問題與聯絡方式
九、相關重要日期
- 徵件截止:114年6月2日(星期ㄧ)17:00
- 結果公布:將於評選後公布。
- 駐村創作論壇:115年4月1日-4月30日(日期待主辦單位通知)
- 駐村創作:115年3月1日- 6月1日(可調整)
- 作品展覽期日:自115年6月2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