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2025【七月場】月光‧海創藝市集攤友

更新:2025-07-09

分類:

51

2025【七月場】月光‧海創藝市集攤友錄取

活動內容


​​​​​​市集地點:台東縣成功鎮都歷遊客中心 (台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25號)
月光‧海市集時間:15:00-21:30

場地配置圖
2025【七月場】月光‧海創藝市集攤友
攤友介紹 
海洋廢棄物的華麗變身! 我們的創作不只是手作藝術,更是環保行動!透過回收花東地區的海洋廢棄漁網,我們將廢棄物轉化為充滿生命力的文創商品,  此外,我們的作品融入了成功鎮阿美族的編織文化,讓傳統工藝與環保精神交織出最動人的故事。每一件作品不僅是海洋與文化的結晶,更代表著永續再利用的價值。  歡迎一起探索海廢的無限可能,讓環保成為時尚,讓創作為地球發聲!
 
分享在都歷的生活日常,並落實永續生活。販售日式創意飯糰,並向照顧我們很多的成功鎮致敬。結合台東關山皇帝米作為飯糰本體。
飯糰口味分為三種:
1.以洛神花醃漬蘿蔔,融合飯糰做成台東味洛神醃蘿蔔飯糰。
2.以成功鎮大慶柴魚出產的柴魚酥,做成大阪燒風味日式飯糰。
3.以成功鎮市場阿嬤自種大蔥,作成炙燒奶油蔥花飯糰。
 
因為愛吃豆花,開了一家豆花店,實現豆花自由!使用有機黃豆,手工沖製鹽滷豆花,搭配手炒本土二砂糖水。
並使用在地食材,本土雜糧,當令食材為輔,製作而成傳統與創新的純素食品,讓大家吃的安心也吃的開心。
 
目目咖啡位於台東市,成員兩人三貓,今年邁入第十年。負責咖啡的老闆是正港台東人,主力專注在烘出好咖啡,製作甜點的闆娘是馬來西亞人。
店裡出咖啡豆,咖啡飲、飲料和甜點。我們致力提供優質的咖啡和蛋糕給客人,忙於烘咖啡和甜點、測試咖啡、老闆龜毛挑咖啡豆挑到快青暝才是目目的日常!也偶爾市集出攤、出茶會。
這次出攤會帶上店裡人氣飲品:甘蔗檸檬咖啡,使用台東瑞源甘蔗+濃縮咖啡,是一款清爽解暑的咖啡飲品。也會使用台東紅烏龍製作好吃甜點。
 
Liwu立霧來自花蓮太魯閣,有感於台灣本土的草本香草香料逐漸消失在山林裡,團隊開始在花蓮農場復育種植台灣原生特有種香氣植物,再依照節氣採集、萃取、手工調香創作,推出包括花草茶、香氛用品,希望能分享屬於台灣東海岸自然清新、獨特的草本香氣和地方文化。
 
「平衡即是永續。從留種到栽種、料理到品嘗,任何對細節的照、時間的管理,人與環境與作物都必須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才能好好往永續的路前進。」
一間坐落在村落巷子裡的「稻米與月桃花」,運用穀類、蔬果、肉品、豆類等各類在地食材,讓台東作物精彩匯集卻又互相平衡,同時也運用月桃薑、刺蔥、椰絲等特色香料,讓風味更顯層次。在餐點包材上也特別謹慎及堅持,提供募集而來的二手馬克杯,及使用月桃葉盛盤包裝,一直是持續堅持的事。
各式口味的捲餅,一直都是稻米與月桃花餐桌上受到喜愛的一道料理,融合豐富的在地野菜蔬果、費工耗時的自製醬料,每一口咬下的是友善大地與身體的作物。
不管是與親友一起手作的親暱時光、或是在草皮上大口咬下的開懷片刻,這些回憶都有捲餅相伴。
 
今年參加慢食節後,開始深入探索在地與當季食材的魅力,並嘗試將原住民香料的風味特色融入料理之中。此次作品以「月光海」為靈感,結合山海元素,呈現東海岸自然與文化交織的味覺風景。
 
部落草地團隊來自近臺東市的卑南族建和部落,希望以便當為媒介,推廣屬於部落的文化與生活。
從蘊含著卑南祖先的飲食智慧的’avay 糯米粽、荖葉轉型研發烘焙產品,到部落工藝師的跨界合作,期許走向用一個便當,養活一個部落的願景。
我們以部落特色美食為起點,串聯專屬部落產業的合作服務,連結社會各界資源,進而引領部落青年共創,促進人與土地的永續發展。
 
藍夫婦
來自,臺東海岸線上興昌部落的阿美族小夫妻,重新回到部落、學習海洋文化。
結合東海岸在地的食材,呈現多樣化的創意料理選擇,來推廣部落、地方文化讓台東人可以吃到家鄉的味道,觀光的朋友可以吃到台東的特色,而且吃當地的食材對在地的傳統產業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熱情推薦吃在地用在地!
 
米努蓋品牌從三年前返鄉「回家」創立的請集品牌,到今年終於有自己的店面了。真真實實地扎根在台東這片土地上,改名為拾事,意為「拾起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名字改變但初心不變,堅持使用臺東在地食材,透過料理與食客分享台東的故事。用台東的米、小農的作物、海邊的食材,從原民傳統飲食文化發想出適合當代的料理。
 
2018年以小廚房的形式在都蘭糖廠內開張的「Sweet Night Kitchen」,由法籍主廚Sebastien來自法國東北部亞爾薩斯(Alsace)是一座混融法、德等文化的邊境小城。曾在英國研習廚藝至今累積了20多年的料理經驗。對當地的食材永保好奇心是一位對料理執著的冒險家。
 
kakanen為排灣族語「吃的、點心」之意,將傳統食材與常見食物,食於日常,分享傳統飲食文化的美好。
從飲食文化開始,找尋部落的味道,透過視覺、嗅覺、味覺的好奇而記憶著。
沒有很厲害的食材,不是很獨門的技術,卻有著kakanen的味道被記憶著。
 
是2022回東河鄉北源村的返鄉青年,之前在世界各地餐廳.農場.工廠打工旅行流浪,意識到要回鄉重新學習山林知識與耕作生活.醃肉.野菜.編織.傳承老人家的技藝與精神,改建阿嬤的家屋成食物工作室與小餐館。生活在海岸山脈裡的泰源幽谷.將推出結合自身旅行經驗與在地山上作物的小吃。
 
  • B9  老丈人家傳滷味.搖一瑤鳳梨冰
環保及只使用天然食材是老丈人及搖一瑤的堅持。老丈人滷味只使用醬油,糖,鹽及含十來種中藥材的祖傳滷包,慢滷而成。無添加任何味素,滷精,甘味劑,防腐劑等化學合成添加物。搖一瑤鳳梨冰的所有產品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及化學合成添加物,甚至也不使用果糖,而是使用費工慢熬的蔗糖。就是要讓消費者吃的安心,吃出健康。
 
都歷海洋教室是由一群守護阿美族文化的返鄉青年所創立。工作室主要以海上活動教學體驗與生態導覽為主,負責人海外經歷豐富,對於西方飲食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於海邊小屋創立一間迷你餐酒館 -Edge of Paradise。
 
Coco cocucina Italiana
一個有著義大利魂的廚娘,最愛做料理,特別是單純新鮮食材的鮮味,再利用每每不同的香料堆疊出義式料理的層次
 
「新太平洋1號店」是一家結合遊客中心、原住民工藝、音樂、書籍以及餐飲的複合式據點。對外,讓旅人們不只可以在這裡得到最Local的旅遊資訊,也可以享用到別具在地特色的餐食、飲料。本次月光海市集,預計販售特別款台啤「一烈啤酒」、調酒,以及花蓮台東特色小吃及伴手禮等。
 
撒花咖啡甜點由甜點師利錦榮2023年初於太麻里鄉拉勞蘭部落創立,為紀念一輩子農耕的祖父SAKINU(撒可努)及祖母HANAKU(花子),取其名為「撒花」,也代表排灣族語美好、好吃「sangauq」之意。創立初衷以豐富多元的烘焙料理手法,推廣原鄉產物,讓一般民眾不再認為原住民食材與自己的生活非常遙遠,而是非常貼近,自然而然地成為生活一部分及飲食的必需品。原住民的食材一定可以有豐富的運用和呈現。符合永續指標: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台東關山 親山農園,起初以種植關山米為主,突破舊有框架,將傳統農地轉變成草莓水果觀光果園,為了保留水果特有美味,園主親自手工製作吃得到果肉的手作冰淇淋,水果來自農場自家種植,食材品質看得到,用果農對果樹的用心與了解,完熟再摘採,特保留水果天然新鮮,用料實在再次提升水果價值。
 
以原住民文化為根,運用天然素材,編製貼近日常生活的實用家飾
手作的力量與土地連結,也讓日常生活充滿文化價值與實用溫度。
讓工藝走入生活,讓文化延續在日常中
 
馬馬插話,致力於文化內涵與視覺設計,精神思想與幸福分享,不是討喜花俏的視覺感官,但求慢而深入內心的感受,藝術與生活交匯融合,透過畫筆、設計、靈感將獨特性與趣味,以及廢棄物再生利用,置入日常生活,充實與享受每一天。
 
採集,是東海岸的日常,也是我們製陶的必需。在野土與灰釉的試驗路上跌撞,捏塑成器,盛接生活中的美好。
 
I壓克力顏料作畫……風景畫、立體畫及利用一些枯木、具殼、石頭等等作畫,想再次與遊客互動,解說作品的內容。聽聽音樂,放鬆心情就在7月的月光海大地藝術節
 
-GuaGua啵嘻米
我是瓜瓜,非常榮幸參與今年大地藝術節的主視覺設計.本次擺攤將帶來細膩流動的水彩畫掛布,描繪東岸光景;另外有玻璃鈕釦再生為飾品,揉合古物質地與手作溫度,精緻呈現古典工藝。
-漿果
我是漿果,創立台東在地陶品牌:【如果把我的情感倒在海裡,海平面應該可以上升一公分】.以手捏陶為主,長期定居台東,作品反映生活,展現大自然生命元素,同時也富有幽默詼諧的情感想像力,這次帶來菇君(菌)家族!是我抱著野菇圖鑑種出來的菇呢!(陶菇農)
 
以友善大地的方式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從阿嬤的鈕扣盒到二手金屬線材,再到剩餘的布料和廢氣包材,一路探索「物」的可能性,將纖維做不同的拆解重組,也帶著好奇之心持續創作。
 
Jennie -以自然素材,棉麻的質地去製作衣服,加入南島以及各國自己走訪的國家當作創作理念。以二手衣物布料再改造創生結合環保的永續產品。
(杯墊/衣物/飾品/布品)
Aguang-以自然素材,礦石,木頭,竹材,跟南美洲蠟繩做結合,編織成身上的各類飾品。
 
因參與花蓮文化局金玉良研培訓計畫結識的金工創作者(李若珊、胡毓芳、陳政罡),我們將首飾視為感性凝結,將無法表述的情感轉化為有形物。MIDUDU在阿美族語中意指「跟隨」,我們傳承祖先智慧,將文化與法式美學融合,創作承載記憶的飾品。CURD關注工藝與環保,將情感與思緒轉化為有形的物件。冶山紀飾透過金屬與火焰,凝結自然與人類的印記,邀你共探土地與材質交織的浪漫詩歌。
 
蘭調織女由都蘭部落ina所組成,織女們聚集於此共享染、鉤、織的相關知識,為了找回過往的工藝價值,皆採用天然材質,以苧麻為主,近期也逐漸以植物染色取代化學染,同時期望藉此落實友善地球的目標。
 
喜歡美,喜歡手作,喜歡布,喜歡與人接觸分享,台灣有綿延不絕的山脈,又被廣闊的海洋環抱,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景觀,我用我的創作記錄這片土地給我的美好,藉由布的堆疊傳遞給大家,進而更深入走進自己生長的土地,擁抱自然 。
 
「美好歲月,是家也是工作室,更是生活是信念。」
工作室成立十二年了,
我們還是做著喜歡的事,
邊創作邊生活著,
和土地在一起。

在舊木上,原有的歲月堆疊的斑駁漆面。
在椰殼上,自然生長的紋路和顏色。

一筆一畫,刻畫寫字,
刻著心裡的話,想給的祝福,
刻著,在大地裡的日子,
刻著愛。
 
【漂流木創作】
來自大自然的漂流,
讓每一根木頭都帶著自己的故事,
走在海邊的我-尋找、拾取。
用創作中的想像代替文字,
讓生活中的感受描繪輪廓,
大力的雕琢,細細的研磨,
我希望每一件作品終將能在屬於他的地方發光。
 
崇尚自然有機的生活方式,多年前海家選擇塵落玉里,在這片花東淨土下,陸續在群樹圍繞的戶外空間,free birth產下四海。
秉持著天然的生活信念,為了海子們決定著手研發真正純天然植物的護膚產品,堅持零添加的植萃禮物,滋養肌膚及心靈!
天然的信念,結合在地小農,搭配四季植物浸泡油創作,小量新鮮作
 
來自台東的陶藝品牌
將在地生活與多元文化經驗
轉化成各式陶器:植栽、花器、香盤、海玻璃創作等等
並以台灣神話、動物為靈感創作出系列作品
 
人類依存植物而生活,以前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構樹,對於現代人來說卻是無比的陌生,阿美族樹皮工藝涵蓋了生活智慧與當代所欠缺的精神,玩藝樹透過體驗,讓講求快速生活的現代人,得以在土地上停留,透過作品,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塊土地的召喚以及傳統文化的韌性與價值,挖掘出自然裡更多的生活可能!
 
Lu Bar 慢慢編織以花東海岸為靈感源頭,融合原住民文化與自然意象,堅持慢工細作,以金屬線編織出富含情感與故事的玉石飾品,傳遞土地的溫度與生命的美學。
 
吠宅太太無痛耳夾,一體成型u型設計,配戴整天也舒適無感
 
{ 照顧自己 療癒他人 }願每一個自由的靈魂、每一顆自在的心,在按摩放鬆的療癒時光裡都能尋找到棲身所在。
 
對比於快時尚,希望布浪能提供一個舒適自在的永續性服飾,自在的感覺讓人每天都會想穿上布浪。
選用自然纖維,以亞麻與棉麻為主的布料製衣,讓自然纖維透氣的特性能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更加舒適自在。
寬鬆版型以純色素衣方式呈現衣物,沒有過多裝飾與修飾,簡單的版型以色塊呈現搭配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東海岸各部落推出「海派玩家」+1就出發體驗活動,主打2人即可成團、創下史上最低門檻的部落旅遊。  遊客可以在週間出遊,避開假日擁擠人潮。活動共有11條精彩的遊程與好康優惠。在炎炎夏日,  就帶孩子和家人來東海岸親近大自然,  既能消暑又能體驗原住民生活文化。
 
集結東漂藝術好手的原創,採集於在地的元素、於此發生的原味原生作品。主要商品: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合作商品:台11手工啤酒、蜂蜜酒; 藝術家自創品牌Moussou + Ya Ya手作設計服飾(非洲花布/染布/印花布)手作飾品等;高敏書-"你的過去我的未來"環保重生作品系列;米麒麟-手工藍染艾草捲及手捏陶薰香;後生織物-手織品等
 
森林裡的一抹香以芳療全人身心照護為中心,也以友善種植的方式自栽香草,並尋覓在地植物原野的韌性與氣味,以香草結合在地與台灣植物蘊製花草茶,傳遞著來自大自然的腳步,滋養著身與心靈,以此為根。在市集裡提供各式花草茶包、湯浴包、植物卡、台東香氛空間噴霧。
 
用天然色彩的作品與大家互動,是交流也是傳承
無懈體癒室是位於台東市區的一間身體療癒工作室,「結構調整」是我們這次主要提供的服務項目。
我們採輕柔手法,針對身體從皮膚、淺層與深層筋膜、再到骨頭的對位,一層一層將異常的張力恢復到較平衡的狀態,進而減緩身體的緊繃與不適感,協助恢復身體機能,過程中被調整者只需躺、趴於按摩床,或坐在椅子上,不會有按壓揉捏等施力,亦不會有任何疼痛產生。
無懈有另一個服飾品牌「布浪」,選用棉麻、亞麻材質製成的手作服,自然纖維透氣排濕、特性,更適合東海岸濕熱天氣。
 
取之自然,釀之自然,食得自然,以釀造為主延伸的飲品、甜點及鹹食
 
「海下面」,來自阿美族的海洋故事。
我們選用新鮮海菜,用心呈現海的純粹與部落的味道。每一口,都是大海的禮物,輕輕訴說著我們的文化與回憶。
 
推廣台東在地美食及部落產品
麻辣雞腳
麻辣豆腐
麻辣鴨血臭豆腐
部落小米酒
小米酒特調
 
Tapayaw  在卑南族知本語系裡是「煙燻」的意思。
當現代文明科技尚未進入人類的生活前,每個族群都有自己保存食物的方式,而原住民的祖先大多以「煙燻」來保存他們在冬季尋獵到的高等蛋白質(肉類)。而在戶戶有冰箱的現代社會裡,「煙燻」已然成為一種風味,一種在烹煮過程中尋找祖先過往的滋味。
 
使用在地小農種植小米,小米是原住民傳統食物,小米甜甜圈經不斷研發,調整,制作出,酥脆可口,Q彈鬆軟的小米甜甜圈。
 
市集品牌煥味私烤是由擁有13年知名餐廳經驗的北漂太魯閣族青年返鄉於2023年成立。 不同於一般原民燒烤,煥味私烤採用原住民食材結合日式/法式料理手法呈現出一道道原民創意套餐形式分享給大家。身為花蓮原住民慢食廚師聯盟的一員,秉持 Good /Clean /Fair的精神,嚴選原民/在地天然食材,不含人工添加物,還原道地市集風格,採用天然餐具,照顧你的胃也維護自然環境。
 
我們來自花蓮的縱谷線工作室(彌夯夯燻烤料理),透過部落日常生活的調理食材,用最原汁原味的直火燒烤,把記憶中部落的味道傳遞給不同的旅人品嘗,透過調理講述創意,透過火烤講述日常,透過味道講述歷史,讓旅人透過飲食感受到不同層次的旅程。我們在東部很常擺市集,有參與過的市集如下:PASIWALI、月光海音樂市集、PANGCAH生活節、花蓮聯合豐年節。我們也做過主題式餐桌遊程也是花蓮慢食旅遊組織成員之一,透過擺市集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品牌及美食,有機會來造訪花蓮時可以來我們部落走走。
 
  • G8  布排隊
由布農族姑娘與排灣族型男主廚組成的夫妻檔經營。以台東布農族和排灣族的在地豐富食材(小米,南瓜,栗子地瓜,蝸牛,山豬肉等)為基礎,創作出獨具一格的料理風格,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感受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主廚擁有多年的餐飲經驗,並以其精湛的廚藝,將傳統食材與現代烹調技術結合,創造出令人驚豔的菜餚。
 
  • G9  馬步丫速烤全豬
布農族是個烤肉的民族,任何慶典,活動都以烤肉為主食,從小耳濡目染下,只要抹上鹽巴在架上烤著就能吃到食物的鮮美滋味,不須過多的調味造成身體的負擔。馬步丫速是帶著狗去打獵的意思,常常上山就是2-7天才回到家,所以在山上煙燻獵物就是從小就必須學習的一門手藝。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