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2025【八月場】月光‧海創藝市集攤友

更新:2025-08-04

分類:

60

2025【八月場】月光‧海創藝市集攤友

活動內容


​​​​​​市集地點:台東縣成功鎮都歷遊客中心 (台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新村路25號)
月光‧海市集時間:15:00-21:30

場地配置圖
八月場市集圖
攤友介紹 
海洋廢棄物的華麗變身! 我們的創作不只是手作藝術,更是環保行動!透過回收花東地區的海洋廢棄漁網,我們將廢棄物轉化為充滿生命力的文創商品,  此外,我們的作品融入了成功鎮阿美族的編織文化,讓傳統工藝與環保精神交織出最動人的故事。每一件作品不僅是海洋與文化的結晶,更代表著永續再利用的價值。  歡迎一起探索海廢的無限可能,讓環保成為時尚,讓創作為地球發聲!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吳若石神父全人發展協會2014年成立,足部反射健康法由吳若石神父自1979帶入到台灣,再傳進香港、大陸擴及亞洲、非洲及中南美洲。在台灣的足療的發展歷程中,從最初的「腳底按摩」、「病理按摩」到「足部健康法」到「新足部健康法」,一直到現今的「FJM 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不只在腳上為人維護健康的工作,進而提升到心靈層次的滿足,開始進入療癒生命的層面。
 
東海岸各部落推出「海派玩家」+1就出發體驗活動,主打2人即可成團、創下史上最低門檻的部落旅遊。  遊客可以在週間出遊,避開假日擁擠人潮。活動共有11條精彩的遊程與好康優惠。在炎炎夏日,  就帶孩子和家人來東海岸親近大自然,  既能消暑又能體驗原住民生活文化。
雙淇淋/米冰淇淋 升級,自帶巡環餐具即優惠/使用葉子取代雙淇淋的紙巾更環保
1.吹海風長大的有機ㄧ年一期作米的堅持者
2.食味值高達81分的台灣東海岸精品伴手禮
3.將糙米發揮在各領域新創商品的品牌
4.傳承在地稻作4代經典世家
 
原型食物愛好者,以職人態度製做乳製品,運用地中海料理結合在地蔬果烹調,執行綠色永續飲食行動暨分享。
 
是2022回東河鄉北源村的返鄉青年,過往在世界各地餐廳.農場.工廠打工旅行流浪,意識到要回鄉重新學習山林知識與耕作生活.醃肉.野菜.編織.傳承老人家的技藝與精神,改建阿嬤的家屋成食物工作室與小餐館。生活在海岸山脈裡的泰源幽谷.將推出結合自身旅行經驗與在地山上作物的小吃。
 
「我們想用一杯酒,傳遞對這個世界的溫柔。」
在微醺的片刻裡,讓彼此的距離悄悄靠近。選用當季新鮮水果,細心調和每一滴風味,不為張揚,只為靠近你心中最真實的喜好。
這裡沒有濃重的人工添加,只有真材實料與一份單純的心意。不論你是熱愛酒精的老靈魂,
還是還不認識酒的初學者,我們都想為你準備一杯專屬的微醺時光。
願每一位在喧囂中停下腳步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小愉悅。
 
「平衡即是永續。從留種到栽種、料理到品嘗,任何對細節的照、時間的管理,人與環境與作物都必須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才能好好往永續的路前進。」
一間坐落在村落巷子裡的「稻米與月桃花」,運用穀類、蔬果、肉品、豆類等各類在地食材,讓台東作物精彩匯集卻又互相平衡,同時也運用月桃薑、刺蔥、椰絲等特色香料,讓風味更顯層次。在餐點包材上也特別謹慎及堅持,提供募集而來的二手馬克杯,及使用月桃葉盛盤包裝,一直是持續堅持的事。
各式口味的捲餅,一直都是稻米與月桃花餐桌上受到喜愛的一道料理,融合豐富的在地野菜蔬果、費工耗時的自製醬料,每一口咬下的是友善大地與身體的作物。
不管是與親友一起手作的親暱時光、或是在草皮上大口咬下的開懷片刻,這些回憶都有捲餅相伴。
 
2018年以小廚房的形式在都蘭糖廠內開張的「Sweet Night Kitchen」,由法籍主廚Sebastien來自法國東北部亞爾薩斯(Alsace)是一座混融法、德等文化的邊境小城。曾在英國研習廚藝至今累積了20多年的料理經驗。對當地的食材永保好奇心是一位對料理執著的冒險家。
1.荖葉香腸/雞心辣椒香腸
2.炸魚塔可
3.法國老奶奶蘋果派
4.柴燒青草茶
 
因為愛吃豆花,開了一家豆花店,實現豆花自由!使用有機黃豆,手工沖製鹽滷豆花,搭配手炒本土二砂糖水。
並使用在地食材,本土雜糧,當令食材為輔,製作而成傳統與創新的純素食品,讓大家吃的安心也吃的開心。
一個有著義大利魂的廚娘,最愛做料理,特別是單純新鮮食材的鮮味,再利用每每不同的香料堆疊出義式料理的層次。
《番茄波隆那肉醬千層麵》
番茄波肉醬(半牛半豬肉),手工麵皮,自製義式白醬Besciamella,馬蘇里拉起司mozzarella,帕瑪森起司,製作過程廚娘在容器中,自家擀手工麵皮,一層肉醬,一層白醬後灑上起司,最後疊上再次疊上麵皮,一層一層疊起
手工義式香腸馬鈴薯餡餅— 馬鈴薯搗成泥做出美味的餡餅,裡面填滿了手工義式香腸和起司。一道味道濃鬱非常適週末假日早午餐,以及野餐旅行。
義大利麵烘蛋— 昨晚吃不完剩下的義大利麵,隔天拿來與蛋汁和起司結合,煎出外脆內軟的口感,對於非常適合在海灘上分享或與朋友和家人一起野餐,它是一種能振奮精神、讓您在任何地方都有賓至如歸感覺的舒適食物。
 
  • B7  藜饗食光
藜饗食光是使用台東在地食材小農種值的小米,紅藜,刺蔥,馬告,鹿野紅烏龍當做食材,大家吃的健康又美味。
 
「難得寧靜」簡單一句話,可以有很多解讀

我享受這難得寧靜~
我為什麼難得寧靜?

正如我們對待人事物的思考模式。
»我們相信「南風法則」:溫暖終將勝於嚴寒。
以人為本、與人和善,且不害怕對抗不公。
»我們嚮往「寧靜致遠」:在濁世中修養心靈,使內心平淡祥和且充滿力量。
延伸至我們對料理及空間的喜好

「從強烈風味中,調和溫暖治癒。」
我們熱愛去越南,
超喜愛南洋料理,
也嚮往南法靜謐。
我們喜歡綠色帶來的寧靜氛圍
也愛古物沉穩的歷史痕跡安捏。

以上壓縮後,為你呈現
『南寧 𝙎𝙤𝙪𝙩𝙝.𝘾𝙤𝙯𝙮 』 .zip
 
烤茶地是以阿美族傳統文化為發想的店家,其中又以傳統釀造及天然菸草為傳遞文化價值的體驗遊程為媒介,取之自然、釀之自然、食得自然以回應長輩傳習下來的生活美德,也透過我們的轉譯讓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一起擁護這個自然基地。
 
臺東海岸線上興昌部落的阿美族小夫妻,重新回到部落、學習海洋文化。
結合東海岸在地的食材,呈現多樣化的創意料理選擇,來推廣部落、地方文化讓台東人可以吃到家鄉的味道,觀光的朋友可以吃到台東的特色,而且吃當地的食材對在地的傳統產業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熱情推薦吃在地用在地!
 
在地當季食材融入原住民與日本料理手法與口味。
醬油奶油玉米磚、當天新鮮食材日本炊飯,素葷皆準備。
配上阿嬤小米酒調飲。
 
  • B12  老丈人家傳滷味.搖一瑤鳳梨冰
環保及只使用天然食材是老丈人及搖一瑤的堅持。老丈人滷味只使用醬油,糖,鹽及含十來種中藥材的祖傳滷包,慢滷而成。無添加任何味素,滷精,甘味劑,防腐劑等化學合成添加物。搖一瑤鳳梨冰的所有產品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及化學合成添加物,甚至也不使用果糖,而是使用費工慢熬的蔗糖。就是要讓消費者吃的安心,吃出健康。
森林裡的一抹香以芳療全人身心照護為中心,也以友善種植的方式自栽香草,並尋覓在地植物原野的韌性與氣味,以香草結合在地與台灣植物蘊製花草茶,傳遞著來自大自然的腳步,滋養著身與心靈,以此為根。

提供各式花草茶包、湯浴包、台東香氛噴霧禮組、植物卡。
 
台東關山 親山農園,起初以種植關山米為主,突破舊有框架,將傳統農地轉變成草莓水果觀光果園,為了保留水果特有美味,園主親自手工製作吃得到果肉的手作冰淇淋,水果來自農場自家種植,食材品質看得到,用果農對果樹的用心與了解,完熟再摘採,特保留水果天然新鮮,用料實在再次提升水果價值。
 
馬馬插話,致力於文化內涵與視覺設計,精神思想與幸福分享,不是討喜花俏的視覺感官,但求慢而深入內心的感受,藝術與生活交匯融合,透過畫筆、設計、靈感將獨特性與趣味,以及廢棄物再生利用,置入日常生活,充實與享受每一天。
 
攜帶著原始,與浪潮們並進,靈魂的音頻,是能通透古老與未來之間的圖騰。
文明與自然本不是對立,單選題無法詮釋感官裡的永恆大海。

「那些貨真價實的,都在綿羊或野狼之外。」
 
以《環保時尚》為目標,作品取用拉環、瓶蓋、包裝、海廢等素材製成。希望讓大家在發現材料原型的驚喜中,對再生循環多一些了解與想像。
 
以編織、天然石、黃銅等材料製作手工首飾。

每一個小小的石頭都是一名旅者。
他們在旅程中頑強地被侵蝕、吹打,經歷漂流與崩落,刻下交錯不一的線條與氣息⋯然後在某個地方躺著,在光影斑駁中低聲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記憶。

流線型的石頭之中有漩渦狀紋理正靜靜地凝視著,是一對雙眼、是海洋的流動、是無限的起點與終點。

如同不斷旅行的過程,映照著你、石頭以及生命彼此交織的靈魂。

旅行從未停止、像是不斷重複的輪迴
當每一次將它們拾起,編織、串聯、構成——
新的經驗便悄然展開。
 
我是漿果,創立台東在地陶品牌:【如果把我的情感倒在海裡,海平面應該可以上升一公分】
以手捏陶為主,長期定居台東,作品反映生活,展現大自然生命元素,同時也富有幽默詼諧的情感想像力.繼七月場次"菇君(菌)家族"作品反應熱烈後,八月場也將帶來台東在地土野燒陶偶作品,是採集都蘭當地土,經由傳統古法野燒方式燒製,呈現大自然最原始野性粗曠的樣貌!
 
自學的呦。第一張水彩畫是工作放假天畫的,給家人看得到稱讚,讓我興趣滿滿,這是20年前的事情。之後的這幾年都用壓克力顏料來繪圖,空閒時間會看看教學影片,研究色彩的加、減及配色等。

擺市集與遊客的互動過程及介紹自己的作品,開心收藏我的畫,得到鼓勵。
也曾在台東知本老爺酒店開畫展。作品設計風格有用到材料有木頭、樹皮、碎紙、錢幣、石頭、(金、銀箔)等等。用在布畫上增添立體美感。
永續,取之於大地;
經浪花拍打,石礫細磨,長時間的海浪沖刷,
日曬像是能注入能量般,
海玻璃顆顆溫潤霧化的色澤,
長成獨一無二的寶藏。
編織,讓海廢擁有新的火花。

以海廢為編織創作。
 
古樂樂~陶藝創作
撒根恩~圖騰創作
兩人把陶、圖騰融入在生活中,讓大家不僅可以使用還可以欣賞美麗的圖騰跟陶器皿等。另外還有排灣族的陶珠跟陶壺的製作,希望以輕鬆的方式分享排灣工藝的美。

以陶為主的生活用品、碗、杯、盤、薰香系列的座臺~等還有陶珠系列的飾品
 
「蘭調織女」為都蘭部落ina 所組成的獨立品牌,熱愛染、鉤、織的織女們,以共享為核心,分享工藝知識、材料資源,運用自身技術,結合客製化服務,做出在地化產品,期望外界進一步認識都蘭的內涵。
 
「美好歲月,是家也是工作室,更是生活是信念。」
工作室成立十二年了,
我們還是做著喜歡的事,
邊創作邊生活著,
和土地在一起。

在舊木上,原有的歲月堆疊的斑駁漆面。
在椰殼上,自然生長的紋路和顏色。

一筆一畫,刻畫寫字,
刻著心裡的話,想給的祝福,
刻著,在大地裡的日子,
刻著愛。
 
ivi是我的名字,(Souq سوق 唸法“涑個”) 這個字是阿拉伯文“市集”的意思,喜歡自然的旅行,在不同時空行走間收集手邊所能採集材料,靜下來時就試著拼湊,把不同的素材隨意混搭,有時是印度的銅器混泰國的蠟繩,有時是台11的漂流木混尼泊爾回收莎莉布,每一個作品都是我的生命經驗所累積出來的結果,人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活著,我選擇我的雙腳走遍不同的國家,用我的雙手慢慢編織我的夢想。
 
採集,是東海岸的日常,也是我們製陶的必需。在野土與灰釉的試驗路上跌撞,捏塑成器,盛接生活中的美好。
Lu Bar 慢慢編織的作品真的充滿了東台灣的自然與文化氣息!這些作品結合阿美族的藝術靈感與海岸玉石的珍稀材質,再透過細膩的金屬線編織,呈現出獨特的風格,讓佩戴者展現出不凡的品味和風格。這樣的慢工精製也賦予了每件飾品更多的情感與故事,真的很值得親自去挑選,感受其中的手工溫度。
 
崇尚自然有機的生活方式,多年前海家選擇塵落玉里,在這片花東淨土下,陸續在群樹圍繞的戶外空間,free birth產下四海。
秉持著天然的生活信念,為了海子們決定著手研發真正純天然植物的護膚產品,堅持零添加的植萃禮物,滋養肌膚及心靈!
結合在地小農農作,搭配四季植物浸泡油創作,小量限產確保絕對新鮮。
 
台灣花蓮銀飾設計工作室,著重手工製作、自然質地、堅持純銀。努力孵蛋、孕育創作。在鳥蛋跟石頭之間,永遠選擇站在鳥蛋這邊。讓波鳥的創作陪你勇敢,渡過生命裡的日常安好。
 
卑南族的藤編以大自然為本,材料大多取自於山林中的藤、竹、樹皮等天然資源。族人秉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精神。並尊重自然的節奏與生命週期,展現對自然環境的敬畏與珍惜。
藤編技藝往往由長輩口傳心授給年輕一代,是族群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每一種編法、每一種圖騰,可能都代表著一段歷史、一個家族或一種傳說,是族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
現代的卑南族藤編也進入文創領域,不僅是實用品,也成為藝術創作與觀光商品,承載族群文化進入當代社會,讓更多人認識與理解原住民族的智慧與美學。
 
讓大眾認識寵物蛇,親近無毒蛇類
 
台東的香氛店家,調香及取名都來自東部的生活靈感和結晶。我們使用純天然精油調香,希望每顆蠟燭可以散發出植物本身的療癒跟香氣。
我們盡量收集二手容器,把它洗淨、消毒後再利用,希望大家在享受香氛的同時,也能減少對地球的負擔。

讓蠟燭的光,植物的香,帶來溫柔的陪伴。
 
無懈體癒室是位於台東市區的一間身體療癒工作室,「結構調整」是我們這次主要提供的服務項目。
我們採輕柔手法,針對身體從皮膚、淺層與深層筋膜、再到骨頭的對位,一層一層將異常的張力恢復到較平衡的狀態,進而減緩身體的緊繃與不適感,協助恢復身體機能,過程中被調整者只需躺、趴於按摩床,或坐在椅子上,不會有按壓揉捏等施力,亦不會有任何疼痛產生。
無懈有另一個服飾品牌「布浪」,選用棉麻、亞麻材質製成的手作服,自然纖維透氣排濕、特性,更適合東海岸濕熱天氣。
 
吠宅太太無痛耳夾,一體成型u型設計,配戴整天也舒適無感
集結東漂藝術好手的原創,採集於在地的元素、於此發生的原味原生作品。主要商品: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合作商品:台11手工啤酒、蜂蜜酒; 藝術家自創品牌Moussou + Ya Ya手作設計服飾(非洲花布/染布/印花布)手作飾品等;高敏書-"你的過去我的未來"環保重生作品系列;米麒麟-手工藍染艾草捲及手捏陶薰香;後生織物-手織品等
 
以台南畫家侯文欽老師的行動藝術館,結合368騎跡的旅繪及演唱,分享旅行、繪畫、夢想精神。
 
{ 照顧自己 療癒他人 }願每一個自由的靈魂、每一顆自在的心,在按摩放鬆的療癒時光裡都能尋找到棲身所在。
我們是來自花蓮縣玉里鎮的手作品牌,回光手作(RETURN),常常帶孩子去海邊玩,淨灘撿拾貝殼,創作蠟繩編織貝殼項鍊,也有自己手工鉤針編織創作、比基尼、小朋友編織背心、編織包包、編織吊飾,我們的創作理念為回歸光中的合一意識與大自然萬物和諧共存,創造編織出繽紛的人生體驗.也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歡迎大家找我們玩喔!!
 
「米努蓋」從擺攤烤飯糰開始,到今年在海岸線開了一間關於食物的空間--拾事·食室。我們用雙手拾起這片土地的故事,把土地長出的野菜、大海裡的魚、小農用心照料收成的作物,化成一道一道料理。學習長輩關於自然和食物的智慧,採集、發酵、醃漬,創造出餐桌上的美味。這次草草節,我們會用野生採集的刺蔥籽、吃酒粕長大的豬肉、部落的小米和台東的白米做成烤飯糰,讓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來自土地的養分。
 
毛利屋秉持「尊重食材、回歸本味、親近土地」的理念,用最簡約的料理方式保留食物的純粹風味。我們不設限量、不重繁複,只讓產地的真實滋味自然呈現。在海風與土地之間,建構一個有溫度的「屋」,讓每一道料理都成為與人連結的橋樑。
 
推廣台東在地美食及部落產品
麻辣雞腳
麻辣豆腐
燒酒雞
麻辣臭豆腐 鴨血
 
Tapayaw  在卑南族知本語系裡是「煙燻」的意思。
以傳統部落煙燻方式,帶出現代新的風味,以當地水果入料,配合季節呈現不同的新風味。部落合格山豬肉、牙買加煙燻雞腿、原式刺蔥大香腸、特製煙燻肋排、燻烤牛肉、烤鳳梨、月桃小米粽、生啤酒
 
小米為原住民傳統食物,也具有傳統價值與故事,我們使用在地小農種植小米,經長時間不斷調整,制作出酥脆可口,Q彈松軟的小米甜甜圈。使用天然環保月桃月為包材。
 
海遊製造所走訪海岸與山林,採集在地食材入菜,依四季變化創作料理。今年七月參與月光海、過去也曾入選慢食節,這次再次優化內容,希望讓更多人品嚐自然風土的好味道。
 
「新太平洋1號店」是一家結合遊客中心、原住民工藝、音樂、書籍以及餐飲的複合式據點。對外,讓旅人們不只可以在這裡得到最Local的旅遊資訊,也可以享用到別具在地特色的餐食、飲料。本次月光海市集,預計販售特別款台啤「一烈啤酒」、調酒,以及花蓮台東特色小吃及伴手禮等。
  • G8  布排隊
這對由布農姑娘與排灣族型男主廚組成的夫妻檔,將他們的文化背景與餐飲專業完美融合,創造出獨具一格的料理風格。他們以台東布農族和排灣族的經典食材如小米、南瓜、栗子地瓜、蝸牛及山豬肉為基礎,運用現代烹調技術,將這些傳統食材幻化為一道道令人驚豔的美味佳餚。每一位顧客在享用這些菜餚時,不僅能品嚐到食材的原始風味,還能感受到深厚的在地原住民文化底蘊。主廚多年來對餐飲的熱情與專業,使得每一道菜都成為文化與美食的完美結合。
 
烤全豬是一種傳統美食,廣泛應用於慶典、宴會、祭祀和商業活動,代表著團圓、富貴和祝福。其理念包括:
        1. 象徵團圓與吉祥:適用於婚宴、生日、開業、宗教祭祀等場合,寓意興旺與繁榮。
2. 匠心工藝與傳統文化:遵循傳統烤製技術,如炭火慢烤、秘製醬料,確保外皮酥脆、肉質鮮嫩。
        3. 共享美食,凝聚人心:適合多人聚餐,提升社交氛圍,讓人們在歡樂的氛圍中享受美味。                                                                         
        

相關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