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璉、牛山海岸
海角一樂園
水璉-台11線23.5k處、牛山-台11線27k處
更新:2023-01-18
發佈:2012-05-26
人氣:13.1萬
玩賞攻略
- 欣賞獨特會唱歌的換膚海灘
- 能夠露營聽著海浪、看著星空入睡
- 春天可看見台灣百合開滿整座山坡
- 能夠踏浪戲水、進行沙灘活動
牛山呼庭的由來
座落在水璉南方海灘的牛山,阿美族叫做:Huting(呼庭),意思為大片草地的牧場。牛山擁有特殊地形,最奇特的是南岸貌似梯田的山丘小階,曾是水牛的牧草區,春天滿山坡的台灣百合盛開,可謂野百合的原生勝地。牛山的植物群相豐富,幾乎是東部海岸植物相的縮影,西元1990年(民國79年)已列入台灣沿海保護區計畫中之自然保護區。
冬天水璉牛山的海灘會唱歌-換膚海灘
春夏,海灘柔細溫潤,赤足漫步在沙灘上,海風徐徐吹拂,彷彿置身「海角一樂園」,閒適自在悠遊自得;當東北季風一起,長長的沙灘,幾番吹送,細沙變成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鵝卵石,依著一定的秩序排列在海灘上,海浪翻湧而來,鵝卵石被推著往岸上跑;當海浪退去,它們順著海灘的斜度,一顆顆滾下,發出高低抑揚不同頻率的聲音,當地人稱:冬天水璉牛山的海灘會唱歌。
把心留在海岸線-星光露營
牛山這裡也有小木屋提供簡單住宿,也可以選擇露營。躺在星空之下,在眼底刻滿星光,聽著潮水的聲音入眠,一不小心連心都會遺留在海岸線了。
景點特色
-
歷史人文
水璉為阿美族世居之地,早在3500年前,即有繩紋陶文化之先民居住於此;現今部落的阿美族人則約於80~90年前(光緒初年左右)逐次移民來,以漁撈、狩獵以及旱田耕作為生;日治時代、光復初期,苗栗的客家人移入;而閩南族群,大都在西元1959年(民國48年)八七水災後,自西部陸續遷入,並且在山地開墾、種植果樹維生。還有少數的撒奇萊雅人是為躲避清兵的追殺,輾轉逃到東海岸,由阿美族人收留保護。
-
自然生態
這一帶的花東沿海屬於黑潮水域,具有豐富的洄游魚類,經濟魚種和觀賞魚種;天然植被則以血桐、野桐叢為主的低海拔次生林,及耐鹽的海岸植物林為主,幾乎是整個花東海岸植物相的縮影;動物有各種蝶類、昆蟲、兩棲爬蟲、鳥類及哺乳類等,其中不乏稀有保育類的珍貴野生動物。
-
地質環境
水璉盆地內的岩層,主要是含泥質很多的頁岩,但北邊的海岸卻以礫岩為主,因礫岩堅硬,泥質的頁岩軟弱,在地形上因此表現出前者高峻,後者低平的景觀。
本區內有兩處海灘,一在水璉村和牛山(高203公尺)之間,
另一則在牛山以南,到更南方的火山集塊所岩構成的山丘(高296公尺)。 -
觀賞熱帶雨林
水璉、蕃薯寮坑至磯崎間的牛山自然保護區,植物生態屬於熱帶雨林,主要是大葉楠和桑科榕屬植物,植物有板生和幹生花現象,林間附生植物發達,木質籐本攀緣交錯。
台11線27公里處,可以看到左方「牛山呼庭」的圖騰,順著觀景亭旁狹窄、彎曲的小徑前行,濃蔭蔽日,是觀賞熱帶雨林最佳的路徑,亦是賞鳥、觀察昆蟲最方便的地點。 -
阿生水璉芭樂觀光果園
水璉農產以柑橘類為主,所產果實,果粒大而且香甜味美,同時亦有梅、李、桃、珍珠芭樂、紅龍果等水果。
其中,阿生水璉芭樂觀光果園位於水璉山上,清幽閒靜,遠遠可望見一方大海,主人黃長生先生在果園裡進行各種柑橘類果樹的接枝實驗,並且種植苦茶樹,黃太太的手藝更是一絕,如果事先預約,有充裕的時間留連,相信定能體會水璉當地的風土人情!
電話:03-8602258
地址:壽豐鄉水璉村北坑16號 -
呼庭休閒區
「呼庭(Huting)」是阿美族語中「放牧牛羊的地方」,當地的溪谷本為阿美族牧牛的草原區。經營牛山呼庭的業者,利用海邊撿拾的漂流木,做成藝術品,擺放在戶外草原上,為牛山增添充滿藝術的人文氣息。
休閒區內的餐廳,由漂流木組裝成桌椅,牆上垂掛著阿美族的飾品,飲料則是用林投、含羞草、百合花等調製成的,午晚餐更是道地的阿美族風味餐。
夜宿呼庭,可以選擇入住漂流木建造成的民宿,或租帳棚,在沙灘露營,夜間觀星、聽濤,逍遙自在。 -
米棧古道
米棧古道是早期東海岸原住民和漢人商業交易的要道,水璉村民以肩挑的方式,穿越海岸山脈,將稻米、鹽、樟腦油、香茅油挑到米棧村,再將醬油、糖等日用品,循古道挑回水璉,造就了米棧古道挑夫的特有文化。
這條古道全長6公里,初建時路線較陡,重修以後,坡度較緩,並由米棧和水璉兩部落居民維護。水璉路段部分已闢成產業道路,可以行駛車輛,米棧村路段仍維持古道模樣,重新整建後,是條老少咸宜的健行路線,為遊客和地方民眾登高尋幽的極佳去處,尤其在冬季或春季節走來,陽光不強,最為舒爽;但夏季因鳥類多,全線多走在樹蔭裡,林相豐富,亦是不錯的選擇。
詳細介紹
服務設施
- 餐飲美食
- 住宿
- 加油站
- 停車場
- 觀景台
- 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