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定位點

樟原

部落遺址與自然生態的新原鄉

台11線74.5k

更新:2023-04-24

發佈:2012-05-26

人氣:9.8萬

玩賞攻略

  • 全臺最美之「諾亞方舟」造型教堂
「樟原」位在台東縣東海岸最北端,東濱太平洋、西倚東海岸山脈、南鄰八仙洞、北承長虹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當地居民以阿美族群居多,多數以務農、雜工、捕魚為業;民風純樸,生活勤儉。

樟原村最具特色地標為「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是阿美族樟原部落學習諾亞造方舟的精神,居民主動奉獻集資,並以義賣、賣野菜、抓青蛙等方式,自行設計興建完成一所教會,此建築物被譽為台灣最美之「諾亞方舟」造型教堂;建築體兩側有圍矮牆環繞,猶如船隻駛進樟原港口正要靠岸,守護著當地居民;外牆鮮明的紅磚部落圖騰,象徵在地部落原鄉精神永為流傳。

另外,在樟原村南端的「樟原橋」,共有老、中、新三座橋,平行排列橫跨在水母丁溪上,因為地勢高低不一,形成特殊的景觀,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在此設置「樟原橋休息區」,遊客佇足在新橋上,欣賞卵石砌成的舊橋,圓拱型橋身橫跨著溪谷,展現古樸風情的自然景觀。

景點特色

  • 歷史人文

    歷史人文

    樟原村位於長濱鄉最北端,「樟原」源自噶瑪蘭語(Koladot)「姑仔律」轉譯而成的地名,現今當地的阿美語發音為(gulalu’),噶瑪蘭人則說是(gulaalu’),「姑仔律」乃由加禮宛平埔族和阿美族所共同組成的聚落,為台東縣境噶瑪蘭族人口最多的聚落,樟原村也是長濱鄉噶瑪蘭族分布最多的村界。

  • 自然生態

    自然生態

    「樟原村」西側水母丁溪流域的丘陵山區,早期此處遍生許多原始樟樹林,日治大正年間居民曾大量砍伐以製樟腦,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是樟腦的重要產地;舊樟原橋的下方為長濱大圳主要的入水口,也是水母丁溪流域,成蔭的老樟樹環繞,溪中可見諸多種類的巨石與魚梯,是遊客觀賞動植物、自然生態與溯溪尋幽的遊憩去處。溯溪中聳立的高山,有瀑布直瀉而下,景緻迷人、泉水清澈可汲是最佳消暑勝地。

  • 地質環境

    地質環境

    「水母丁溪」整條溪谷內含著巨大的火山集塊岩,擁有紫玉、黃碧玉、白玉髓等諸多種類玉石;水母丁山屬於都巒山層,為岩性堅硬的火山集塊岩;經長年為海水侵蝕而形成陡崖,大量的集塊岩大約是數百萬年前海底火山噴發時所形成,形成水母丁溪壯闊秀麗的溪景。

詳細介紹

電話 089-881263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門票資訊 免費

服務設施

  • 餐飲美食
  • 住宿
  • 加油站
  • 停車場
  • 觀景台
  • 公車站

建議遊程

如何到達

進入後可依您的出發地,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

旅遊叮嚀

1.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平日不對外開放,僅週日禮拜時間,若想參加前往,請電洽089-881031。
2.進入溪谷或進行溯溪活動時,請結伴同行,以免發生意外時,受困無法脫身 。
3.巴歌浪船屋是阿美族人哈旺四兄弟所建,建築物與大海融合地景,值得一遊。

Instagram @ecnsa

本區照片顯示介接Instagram @ecnsa 照片著作權屬拍攝者所有
圖片文字介接自Instagram,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周邊景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