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定位點
主要內容區塊

鹽寮

更新日期:2023-04-20
人氣
62674
台11線13k處
鹽寮村東臨太平洋,由於海岸狹長,夏季涼爽宜人,甚具觀光之開發價值,村內人文景觀擁有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遠雄海洋公園、和南寺等,早期村內以農耕、捕魚為業,農產有花生、香茅油、甘藷等;魚產以烏魚苗及龍蝦為主,現以觀光民宿為主。
玩賞攻略
  • 逛逛暑假限定的異國風情海或市集
  • 鹽寮沿線可品嘗新鮮美味的海鮮
  • 擁有台灣最長的礫石海灘
景點特色
  • 鹽寮潮間帶
    和南寺前海岸,有一片寬約300公尺的海蝕平台,這片海蝕平台主要是火山集塊岩,由於岩質堅硬密緻,經海水長年拍打及砂石、風力不停地雕琢,較軟的沈積岩被侵蝕而形成小型潮池,少數礫石形成的縫隙在潮池中提供海岸生物躲避的天堂,而綠藻、褐藻、紅藻在此地茂盛的生長,提供了貝類豐富食物來源。而溫暖的黑潮和寒冷的大陸沿岸流經過,則帶來豐富的海洋生物,經調查,此處潮間帶的生物將近有百種之多。
  • 鹽寮船澳
    「鹽寮船澳」又叫「橄仔樹腳港」,是寧靜的小漁村,此處海域有太平洋黑潮主流經過,各種洄游性及底棲性魚類資源豐富。 船澳在興建防波堤後,改變了海岸漂沙機制,致使海岸漂沙失衡,造成北堤北側嚴重淤砂,意外造就了一片沙灘。 漁港的防波堤及消波塊是海釣客最愛的釣場,黃昏或清晨赤足在沙灘漫步,接受潮水的洗禮,是人和大海最美麗的邂逅,與最溫柔的接觸。 從和南寺往南行,約2公里的左邊有一艘報廢的達關號緝私艇,轉進不遠即可抵達小漁港。
  • 自然生態
    台灣附近海域有溫暖的黑潮和寒冷的大陸沿岸流經過,帶來豐富的海洋生物,並在此地形成美麗且多采多姿的海岸景觀。 和南寺下到海岸,就看到一片寬約300公尺的海蝕平台,這片海蝕平台,有許多小型的潮池,海岸生物棲身在潮池中的礫石縫;而茂盛的綠藻、褐藻、紅藻,則提供了貝類豐富的食物來源。
  • 地質環境
    鹽寮一帶最著名的海岸景觀是擁有台灣最長的礫石海灘,同時也是台灣沿海認識岩石最佳的地點,海灘上的礫石擁有最多種類岩石。來自中央山脈的變質岩,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和海岸山脈的沈積岩、火成岩共聚一堂,營造出精彩的地質景觀。
詳細介紹
鹽寮村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擁有台灣最長的礫石沙灘,鹽寮名稱的由來為早期花蓮港附近食用鹽在此煮製,日治時期即有「鹽寮港」之名。在近年來,每當暑假來臨時,這裡聚集了來自各地的手作者、背包客,組成充滿異國風情的「海或.瘋市集」,不論是手作、塔羅占卜或議題討論,都在市集中出現。

而鹽寮沿途有各具特色的民宿,在面海的窗邊喝一杯咖啡,就是個美好寧靜的下午,或是沿著濱海的腳踏車道漫遊,累了就到附近的店家,品嘗一頓新鮮豐盛的海鮮大餐吧!
鹽寮礫石海灘
鹽寮部落
鹽寮部落分為三個小部落:大坑、托邁(Tomay)以及橄仔樹腳。其中,Tomay是由里漏社的阿美族人所組成,其意思為「熊山」, 相傳過去里漏社的阿美人在此獵殺大熊,另外兩個小部落則是屬於秀姑巒阿美族。

 

點位資訊
開放時間
/
全天候開放
門票資訊
/
服務設施
  • 停車場
  • 公廁
  • 觀景台
  • 步道
旅遊叮嚀
1.提醒遊客到此地遊玩時,務必珍惜美麗的自然環境,勿撿拾海邊的石頭、貝殼或出現丟棄垃圾、破壞珊瑚礁等行為。
2.夏季天氣炎熱,務必做好防曬。
3.遇颱風季節天候不佳、風浪大時,請勿觀浪或下海。
4.潮間帶宜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兩天的大退潮前往,並留意附近的海潮或暗流,注意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