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天后宮,又名小港成廣澳天后宮,是個擁有超過150年歷史,臺東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

清領時期,由於往來東西海岸需要翻越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才可抵達,當時從鹿港被派至後山地區擔任通事的劉進來在出發之前,特地前往鹿港天后宮請求媽祖隨行護身,而在他順利抵達臺東後,便將媽祖安置在此地,讓媽祖信仰從此在臺東扎根。
除了是臺東縣最具歷史的媽祖廟,成功天后宮同時也是一座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寺廟。福建籍劉進來由鹿港派到東部後山,將鹿港天后宮「媽祖」帶來成廣澳地區,由於信仰的不同,媽祖廟的設立遭到當地原住民族的抗爭,最後是在平埔族婦女的協調下,雙方才得以互相理解,以互不侵犯的方式互相共存。

在經過幾次的搬遷,天后宮最終落腳於成廣澳,逐漸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而在日治時期禁止傳統信仰的時期,當地的居民還曾將神像藏至基隆海邊石洞以避免破壞,也讓這份信仰得以延續下去。
1949年天后宮遭遇祝融,由於重建人手不足,無法請到西部的彩繪師傅,便雇請了當地平埔族原住民來協助進行樑上的彩繪施工,創下了原住民族參與漢人寺廟興建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