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
都蘭遺址:都蘭部落發展的歷史甚早,早在史前時代就有一批人住在都蘭,遺留下當時所使用的器物和遺址,一般稱之為「都蘭遺址」。
阿美文化:「都蘭」在阿美族語中為「A'tolan」,原名「都巒」。因該地多石,所以阿美族人早期開墾土地時,將挖掘的石頭砌在旱地旁,石塊堆積之處,阿美族語稱為「A'tolan」,因發音的緣故,逐漸演變為今日的「都蘭」。
當地的阿美族族人稱都蘭山為「dugus a du lan」,強調「都蘭的山」不僅是阿美族人心中的聖山,也是寶石的原鄉。
都蘭村是一個典型的卑南阿美群的阿美族大部落,以海岸公路為界區,分成上部落及下部落,全村共有約1000戶3,500名居民,分居在8個聚落,除了都蘭之外,其餘的聚落多為漢化的平埔族人以及漢人。都蘭村原住民族群均屬阿美族,每逢五穀豐收季節就會舉辦「豐年祭」,俗稱「基路馬安」。由於都蘭村原住民生活清苦,就業機會有限,導致多數家族紛紛舉家遷出故鄉,在外謀生求職,因此每到豐收之際舉辦的「基路馬安」祭典,也提供了在出門在外的鄉親返鄉參加活動的機會,同時讓他們能夠沉浸在祭典愉快歡樂的氣氛中!
由於日據時代的經營,再加上都蘭遺址的發現,社區文化潛藏著豐富的人文景像,例如:都蘭糖廠舊址、都蘭文化遺址、都蘭林場、阿美文化工作團、廖勝義木雕工作室等,均是相當值得探訪的人文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