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東管處)所屬「
海洋環境教室」位於臺東縣成功鎮新港漁港遊艇碼頭旁,是該處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及推動東海岸賞鯨豚活動與小鎮旅遊的重要據點。東管處於113年向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經114年3月18日實地審查,於同年10月27日「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第100次會議」獲審議通過。這是該處繼105年「小野柳自然教室」認證通過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後,第二個取得認證的場所。
「海洋環境教室」前身為成功遊艇碼頭遊客中心,於民國91年完工啟用,105年正式命名為「海洋環境教室」。其為二層建築物,一樓設有展示區、DIY教室及戶外「鏢旗魚體驗區」,二樓則設有簡報室。目前委由專業團隊負責營運,辦理導覽服務與環境教育課程推廣,積極推動海洋保育與環境教育行動,近年來每年平均吸引超過7,000人次參與環境教育課程與導覽活動。

海洋環境教室環境教育包括「永續海鮮鍋」與「鯨聲鯨世」兩大核心課程。「永續海鮮鍋」課程以魚種選購為體驗主軸,帶領學員從日常餐桌認識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課程介紹臺灣沿海常見魚種與漁法,說明過度捕撈及外來魚種對生態的影響,並引導學員辨識「友善海鮮」與「永續標章」,了解如何在消費選擇中實踐環境友善;此外,課程還結合「鏢旗魚體驗區」,引領學員體驗成功鎮傳統的鏢刺漁法,並了解此獨特漁法如何結合永續智慧與地方文化,透過實地操作,學員能親身感受漁民的智慧與勇氣,並深入了解與海洋的共生關係。「鯨聲鯨世」課程以東海岸豐富的鯨豚資源為主題,結合賞鯨活動與環境教育,內容涵蓋鯨豚生態、物種辨識、聲音溝通及保育行動介紹。透過互動教材與聲音模擬,讓學員了解鯨豚如何以聲音導航、捕食與交流,並以創作「鯨豚守護行動卡」作為課程收尾,培養守護海洋的行動力與責任感
「海洋環境教室」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後,未來營運目標,將持續優化課程內容;加強志工專業培訓,精進其專業知能;擴大在地合作網絡,邀請具漁業經驗的在地講師共同參與課程推廣;並於課程中融入氣候變遷、資源循環再利用及淨零綠生活等永續議題及理念,同時推動賞鯨豚、漁市走讀及夜探三仙台等生態旅遊活動。